首页 | 加入收藏中文ENGLISH
热点关注

买车遭遇欺诈?别慌,法律来维权!

来源:单政道  发布日期:2022-07-11  点击量:1209

经过755天的维权,特斯拉Model S车主韩潮终于胜诉,特斯拉销售欺诈成立,被驳回上诉,退一赔三。

此前,因为被特斯拉出售重大事故车后被发现,维权车主韩潮直接把特斯拉告上了法庭,一审特斯拉被判处“退一赔三”,需要向韩潮赔付一百多万元。

特斯拉不服进行上诉,而今,二审判决:驳回特斯拉上诉,维持原判!

那么什么是“退一赔三”呢其法律依据又是什么

因为大部分车主作为普通消费者,无论是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是社会关系、精力财力都远远不及商家。所以,为了平衡双方力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很多权益,给商家更多约束。其中对商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向消费者真实、全面的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如果存在欺诈行为,要负三倍赔偿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所以要适用该法条最为重要的要看以下两点购买者是否为消费者商家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

消费者如何认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适用本法的条件:“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所以得先证明自己是消费者。那么怎么证明自己是消费者?那得证明是为了生活消费而购买的车辆,不是买车用来投资经营的。正因为规定只能用于生活消费,所以消费者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公司。因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单位是拟制的人,而非真正生物意义上的人,不存在生活消费,其消费行为属于生产经营消费。当然,如果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被认定为经营者。

怎么认定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有两种,一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另一个是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前一行为的适用,要求经营者负有告知义务;后行为一般表现在经营者作虚假陈述,如将劣质品说成优等品。主流观点认为经营者构成欺诈,需同时满足四个要件:1.经营者存在欺骗的故意;2.经营者实施欺骗行为;3.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4.消费者基于错误认识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其中争议多发生在第1、4项,且这两项证明难度较高。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只有在消费者提车6个月内发现瑕疵问题,才由经营者举证。超过6个月,就是由消费者来证明经营者的主观存在故意。

此外,证明欺诈行为的证据标准,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但是,何种程度属于排除合理怀疑,仍由法院来认定,所以对证据的要求比较高。其次,第4项,即消费者要基于错误认识,而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这方面情形也没有具体规定,最终尺度还是由法院把握。

 

联系国毅
 

桐乡办公室:振兴中路2号新世界广场商务中心12F

邮箱:gy@guoyilaw.com

传真:0573-88036398

新闻搜索
 

浙江国毅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浙江国毅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