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信息
-
国毅涉外|中企海外投资热点:印度尼西亚
来源:虞乐溢 发布日期:2024-03-19 点击量:968
本国政策利好
2021年11月22日,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式宣布建立。中方承诺同东盟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将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合作,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并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投资集聚效应
近年来,中国内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比重逐年上升,其中对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投资比重的增长尤其明显。根据相关报道,2023年,中国约50%的区域投资流向东南亚,同比增长27%,其中,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单一接收国,接收金额约为73亿美元。
投资优势条件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首倡之地,正在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热点。
Ø 印尼人口约2.76亿(2022年12月数据),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
Ø 2021年,印尼经济增长率为3.7%,GDP约11867.3亿美元,人均GDP约为4349.5美元,重返世界银行确定的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消费能力飞速增长。
Ø 目前,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均对印尼的主权信用作出投资级别评级,证明其营商环境亦有所改善。
Ø 印尼本土的重点产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农林渔业、采矿业、旅游业等,都是其自然资源优势的体现。
中企投资现状
当前,中资企业在印尼市场的多个领域迅速发展,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Ø 有色金属与汽车制造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当前为印尼本土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镍产业随之崛起。高镍化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受到各家动力电池制造企业的青睐,镍矿需求量急剧增长,而印尼作为镍储量排名全球第一的国家,现已限制原矿出口,鼓励海外企业在印建设镍矿深加工及相应配套生产设施。在原有的汽车工业基础上,印尼颁布相应财税政策,并持续开放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外资准入。同时,中国亦有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科技转型升级需求,政策导向方面同样鼓励中资企业前往印尼寻求合作。
Ø 建材制造
因本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加速带来的需要,印尼正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据报道,2023年,印尼共拨付455.8万亿印尼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比增长22.2%,支出于公共住房、灌溉网络、清洁水系统、道路桥梁和海港等项目。而印尼本土建材产业因人才、技术原因难以满足日渐增加的市场需求,中资企业正在加速涌入。
Ø 电子电商
因本土消费能力的释放,电子产品在印尼的普及率不断攀升,并迅速向非城镇地区渗透。从事电子产品制造、电子商务的中资企业进入印尼市场开展业务,恰逢印尼本土智能手机进一步普及和零售行业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Ø 食品加工及零售
印尼本土下沉市场体量庞大,种类多元、价格低廉的食品饮料类产品具备一定市场机会。但是,维持低位售价、打通销售渠道,无不需要建立完善的加工、存储、运输和经销体系,除食品生产企业外,其他相关中资企业也可从各个环节发力,多方合作共赢。
[数据来源]
[1]《东盟观察|中资企业投资东南亚如何平衡安全与发展?》|21世纪经济报,2024年01月03日。
[2]《习近平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 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外交部,2021年11月22日。
[3]《中国海外投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观察》|第一财经,2022年9月22日。
[4]《日媒:2023年中国对亚洲投资增长37%,对印尼投资最多》|环球网,2024年3月8日。
[5]《中企在印尼投资前景可期》|中国贸易报,2024年1月11日。
[6]《印尼财长:2023年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为455.8万亿印尼盾》|安塔拉通讯社,2024年1月3日。
-
联系国毅
-
桐乡办公室:振兴中路2号新世界广场商务中心12F
邮箱:gy@guoyilaw.com
传真:0573-88036398
-
新闻搜索